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

【環境藝術】與《環境》中的《藝術》及『藝術介入空間』

《藝術》一詞是最簡略的定義,是泛指個人極度性的創造行為。如今,《藝術》二字卻成為自然風景的形容詞,一時之間無法用言語形容的,皆統稱為藝術。是否因為如此,【環境藝術】就在這模糊的概念之中衍生出來。

面對自然的壯闊奇景,最初衷的讚嘆即是人們心理感受到人類存在於自然裡的渺小,因而對自然環境產生讚嘆與崇仰。人類文明發展的初期,因為無法理解自然的神奇力量,在懼怕之中將這些力量轉化為祭祀與膜拜的神祉。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後,對於自然環境從宗教的崇敬轉為美感的欣賞。


在中國的唐朝之時已經在文學與繪畫上,透過描寫自然景色,來抒發個人的胸中逸氣。創造出面對環境的藝術發展。這樣的藝術形式,是一種對自然環境,純粹欣賞的角度,在繪畫上,透過筆墨恣意的揮灑,純粹是個人欣賞美景的觀感,並非是絕對精準的描寫與紀實。

因為,當時的人已經體悟,自然造物,不是刻意描寫所能呈現,畫的再相似,也比不上原始的美,更何況還有四季、時節、氣候與晨昏的多種變化。所以在中國的山水繪畫裡,強調筆意與墨韻,完全是一種面對自然形成感受的創造力。

在西方文明的發展中由於精研自然力量的研究與再造。一直要到十八世紀末期才開始意識到,風景的美感帶來的震撼力。才開始從美感欣賞的角度去思考環境。到了二十世紀後,因為工業的高度發展,環境快速的開發,自然地貌被破壞而失去原有的生命力與美感。而們開始體認環境保護的重要。因為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只是美感欣賞的問題,更關係到人類與其他物種的生存。因此,在七零年代,現代《藝術》被解構以後,在城市中,在環境裡任何的形式,不限媒材、不限地點、只要你有某種藝術性的說詞,皆能成為藝術。環境裡的藝術,在跳脫沙龍與美術館,就這樣蔓延開來。

到了八零年代後期,藝術家開始反思,藝術品存在於自然環境之中同時,是否也能創造出某種氛圍,藝術家反覆思考這種氛圍是什麼,是一種社區居民參與的藝術行為(人人皆可是藝術家)?還是透或藝術,人可以更深沉的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。也因此有藝術家透過藝術行動,發起環境復育等行動。有意識的在積極的復育植被,去除工業性的加工,恢復河川地的自然型態。


在台灣,九零年代初期。藝術家也慢慢的開始與自然環境對話,創造了【環境藝術】的氛圍,以自然或原始的媒材創作,這些媒材是可回收或是無污染的消逝或隱匿在環境裡,是否如此也沒人去調查,但我都相信藝術家美好的本意與創造概念。近年來,更有藝術家進入社區,除了幫忙美化或是重新再利用替代空間,讓它成為社區居民的另類活動區域,更有計劃的種植當地的原生物種,或是不會破壞原始生態的樹木,來創造環境的再生與保護。

我來東莒駐村一個月又八天,看到了這裡的美景,與傳統閩東式建築,還有時空背景鮮明的廢棄軍營。這都將成為我創作的啟發元素。但我有另一個層面的體會。其實這片土地上,早已有人更積極的在創造者片土地驚奇與感動,我僅能做的即是給他們更多的鼓掌與讚揚。我想藝術介入社區,並不是把所有的行頭都帶來,如何跟在地人一起發現與感受在地的美感才是最重要的。最近很多雜誌報導東莒,把此地形容為最後的香格里拉,但香格里拉永遠沒有最後的,因為會因個人的夢想一直發展著。這裡有美景,有沙灘,有新鮮海產,但仍需要更多人的保育與珍惜。
或許遊客來此可以獲得很多驚喜,但若有一天,能不帶渴求來到這個島上,能隨地安然而坐,或躺在大埔村內的草坪上吹著涼風,我想這才是這個島上最大的成功。因為安然也能成為感動啊!

寫於東莒環境藝術節之後,下面放兩件我偷偷做的作品大家看看吧!



《掃地系列二》
《沙灘上的秩序1》2009


《沙灘上的秩序2》2009

沒有留言: